8月29日起,乌鲁木齐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将逐步有序恢复。其中,先行恢复79条公交线辆出租车投入运营。
根据要求,恢复上线运营的从业人员将一律进行核酸检测,对车辆技术状况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运营车辆状况良好。
后期将根据社区分区分级管控要求,有序恢复BRT快速公交、社区巴士和其余常规公交线路,适时开通多样化公交线路。出租车运力也将逐步增加。
为保证上线运营车辆达到疫情防控的要求,从业人员将对车辆和场站进行全方位消毒,特别是乘客接触的扶手、车窗开关把手、地板等加大消毒频次,保证车厢内部和出租车内干净、卫生。司机出车前必须进行体温测量,佩戴口罩,运输过程中,做到车内通风。
在运营过程中,公交车载客率不超过50%。出租车前排不载客,后排原则上不超过2人。增强公共交通应急处置能力,公交车站执勤人员对乘客测温,有发热人员及时向所在辖区报告,就近、就地进行处置。
8月29日起,首府逐步有序恢复城市公共交通,部分公交线路上线运营。各公交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重点对运营车辆进行全方位全天候消杀。
29日清晨7时刚过,天气微凉,在八道湾公交停车场内,身穿防护服的消毒人员已经忙活起来。当天这个停车场有101路、4001路等多条线路恢复运营,需要在早晨8点首班车发出前完成全方位消杀工作。
市公交集团经营三部23车队副队长曹庆在疫情防控期间一直值守在八道湾停车场,除了负责车队车辆的日常调度和管理工作外,他还要早起配制消毒液,然后分配给专门的消毒人员。
身穿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和口罩,背起约15公斤重的消毒喷壶,两名消毒人员要对车厢地板的各个角落进行喷洒。喷洒完毕后,还要用消毒棉布仔细擦拭座椅、扶手、拉环、投币箱、刷卡机和驾驶舱等各个部位。当日7时30分完成了对早出场车辆的消杀,并进行仔细登记确保不遗漏。
“李师傅,你的车消毒完毕,测完体温准备出车。”8时许,在消毒专干检测其体温正常后,101路公交司机李志强戴好口罩缓缓开车驶出停车场,开始线路恢复后的运营工作。每趟都消杀确保不留死角
由于是恢复运营首日,当天各条公交线路乘客不多,但每趟公交车运营结束以后,还要进行严格的消毒作业。
29日10时许,李志强驾驶101路从毛纺厂返回八道湾停车场终点站。在进入车场之前,两名消毒人员要对车辆进行全面消毒。
进行消毒的两人分工明确,一人负责用喷壶对车辆轮胎逐一喷洒消毒,再次测量驾驶员的体温并进行登记。另一人负责车厢内的消毒,用喷壶喷洒地板,然后用消毒湿巾擦拭座椅、扶手、拉环等部位。
曹庆介绍,恢复运营前期一些公交线路只有一头终点站可以停靠,驾驶员在单趟运营结束后,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消毒,并开窗通风。夜间收车后再次全面消毒
曹庆介绍,目前101路末班车为22时,运营结束回到停车场后,还要按照早消毒的程序进行消毒,并做好登记工作。
据了解,目前首府恢复的公交线路中先安排一部分车辆上线运营,随着客流量的增加,还会逐渐增加车辆,缩短候车时间。公交企业也会增派消毒人手,确保每辆公交车都严格进行消杀。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马婷)随着首府城市公共交通服务逐步有序恢复,所有上线运营的出租车,除了每天在各车队集中消毒外,每送一次乘客后都会对车内重点区域进行一次消毒,为乘客提供舒适、安全的乘车环境。
车内、车身、后备厢、车门、脚垫……8月29日一早,北园春运输公司出租车车队驾驶员程军旗对车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杀后出发,在华凌公馆接上乘客去乌鲁木齐国际机场T3航站楼。
送完旅客后,程军旗取出车内准备好的消杀壶,对乘客乘坐区域消杀,并用蘸有消毒剂的抹布将门把手、防护栏、后备厢按钮、升降玻璃按钮处……再次擦拭消毒。
根据首府疫情防控工作的具体要求,在消杀方面,乌市运营的出租车均需要配备84消毒液、酒精、喷壶、防护手套等,严格执行消毒措施,对方向盘、座套、安全带、座椅、脚垫、后备厢等每4小时进行一次消杀,对车门把手、车窗升降钮、后备厢按钮等重点部位做到每趟次消杀1次。保证前排不载客,后排原则上不超过2人。
“我们对所有上线运营的驾驶员进行核酸检测,对车辆技术状况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运营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乌鲁木齐市道路客货运输服务中心出租车队负责人周明说,在出租车上线运营前,车队对所有驾驶员进行培训,对每日出租车消杀工作进行多次讲解并进行实际操作,确保给旅客提供安心的乘车环境。
随着疫情防控态势逐渐向好,乌鲁木齐也在逐步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首府各物业对小区全面展开卫生整治,清理卫生死角。
新疆华源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白云峰说,目前他们负责的21个小区全部加大了对公共区域卫生清洁力度。867名物业人员对住宅区内的庭院健身器材、座椅、路灯等公用设施进行清洗维护,对地下室、设备间进行清理等。
疫情防控期间,全市500多家物业服务企业、3万多名物业工作人员,落实疫情防控责任,为广大业主营造安全健康的居住环境。对于物业服务不到位等行为,居民可通过安居广厦微信公众号投诉,也可向各区县物业监管部门投诉。